魏禮群:圍繞結構轉型有“三個離不開”
中國網/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(記者 王振紅) “圍繞結構轉型有‘三個離不開’: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結構轉型,推動結構轉型離不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,推動結構轉型離不開高水平對外開放”,2月24日,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禮群在“以結構轉型推進高質量發展”高峰論壇上致開幕辭時表示。
圖為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禮群。沈小敏攝
第一,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結構轉型。從國內看,經濟社會結構快速演變成為新發展階段的鮮明特征;從國際看,要以結構轉型應對深刻復雜變幻的國際形勢。
第二,推動結構轉型離不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。結構轉型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更為迫切的需求,優化良好的發展環境需要全面深化改革。
第三,推動結構轉型離不開高水平對外開放。這就需要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;需要以落實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為重點,推動形成區域開放新布局,形成結構轉型的重要動力。
統籌推進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調整優化
魏禮群指出,把握大勢,積極推進結構轉型的重大突破。“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情況表明,結構轉型升級是一項宏大的工程,這方面搞得好,發展就能上一個新臺階。”他解釋說,從我國實際情況看,既要下大力氣解決發展中一些短期矛盾與問題,更要著力解決結構中的關鍵性問題,盡快實現結構轉型的重大突破。這就需要統籌推進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調整優化。
從經濟結構看,一是適應數字經濟發展大勢,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,推動一體化融合發展,推進新型工業化,提升我國在經濟全球供應鏈價值鏈中的地位。二是適應世界科技革命發展大勢,加快優化科技結構,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,解決外圍卡脖子的問題,實現科技自立自強。三是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發展大勢,不斷提升服務型消費占比,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四是適應城市群都市圈發展大勢,進一步推動城鄉區域結構優化調整。五是適應“雙碳”發展大勢,著力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。六是適應服務貿易成為全球貿易發展重點的大勢,大力發展服務貿易,推動貿易結構轉型。
從社會結構看,一是適應走“共同富裕”道路的要求,在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,規范收入分配基礎性制度,不斷優化社會利益結構。二是應對老齡化少子化挑戰,加快優化“鼓勵生育”的相關政策,積極調整人口結構。這些方面的結構轉型升級,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大局,需要在未來5-10年中取得突破性進展。
著眼于未來5-10年結構轉型的戰略需求
“以推動結轉轉型為重要目標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。”魏禮群指出,要著眼于未來5-10年結構轉型的戰略需求,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。比如,著力深化包括技術、數據、土地在內的要素市場化改革,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。要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趨勢,進一步增強我國在數字領域的優勢和競爭力,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,加快完善數據確權的基本框架,建立數據定價機制,明確公共數據的公有性質,有序推進數據跨境流動,完善數字治理體系等。在深圳等地方試點的基礎上,需要加快推開;再比如,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,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,不僅可以釋放巨大發展潛力,而且可以使廣大農民共享發展成果。為此,在農村“三塊地”改革試點基礎上穩步推開并取得實質性突破。應當說,做好要素市場化改革方面,還有很多文章,一定要做好。再比如,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能源大市場,必須逐步擴大碳市場覆蓋面,完善碳排放權交易配額有償拍賣機制,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場,推動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,深化國有能源企業改革,在新能源領域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,完善能源治理體系,由此形成統籌能源發展和安全的新格局。
此次論壇由中國(海南)改革發展研究院與中國工人出版社在京聯合主辦。